游客发表

“中俄商务对话”活动在莫斯科举办

发帖时间:2025-04-05 04:02:54

医疗服务市场大头当然是公立医院,诊疗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是大头,86%~89%在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这个是我们的现状。

这种投资大热有多热?已经产生泡沫了吗?这需要更多深入的分析,现在不妨看看 SP 500 与该行业投资总值的对比:2014 年上半年,共有 143 家数字医疗服务公司被投资,平均融资额为 200 万美元。其中大部分与医改和相应的商业模式变化直接相关高产投资者开始展现:7 家投资公司中有 6 家是传统的科技及战略投资者,2014 年,各至少投资了 3 家目标公司针对产品的替代融资:今年,三大众筹平台(Indiegogo、MedStartr、KickStarter)上,有 98 个相关筹资项目,但与 2013 年相比,成功率下降了 50%。

“中俄商务对话”活动在莫斯科举办

数字健康服务投资俨然成为 PE 严冬里的一道暖光。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医疗也成为 TMT、地产之外的投资重镇。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是:2012 年,医疗服务行业投资 18 起,投资额至少 13 亿人民币,较上一年依次增长 80% 及 118%上述创业者分析称,在医疗健康行业,移动医疗APP算是轻资产模式,投资人会尝试性地投一些钱,小赌一下,而且国外已经有ZOCDOC这样成功的示范,可以帮助投资人看到移动医疗的未来。6月28日,在克莱斯勒杯黑马大赛智慧医疗行业决赛上,移动医疗怎么移是投资人和创业者讨论的重点。

李文罡对《金证券》记者表示,移动医疗目前出现同质化竞争的现象,重复度最高的是健康管理方向的APP,有些创业者贪大求全,反而挖不出井水。有些‘不懂行的投资人也抱团来这个行业掘金,组建新的投资基金。据卫生计生委方面消息,今年新增的700个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医院和全国每个省份都要有1个改革试点城市的工作已经布置下去,深化改革正在进行。

面对今年收购医院的数量这一问题,陈启宇短暂微笑不语后另辟语境:未来收购的医院不会依赖复星往里派院长、派医生,而是现有团队不断增强。5月初的上海,已经闷热,复星医药大楼内冷气十足,员工们行色匆匆,一个会议室内正在进行着关于地区医疗发展现状的争论。复星医药今年战略布局瞄准的是二三线城市肿瘤领域的专科医院和500张以上床位的综合性医院。就目前创新药市场价值来讲,北大医疗、复星医药都在暗中使劲,无论谁都会尽快冲上千亿值,因此从研发、制造、市场能够把这三层贯通是复星国际化的第一要务。

如果中国13亿人里面有10%的人20%用商业医疗保险,将会对民营医疗机构产生极大的振兴作用。据复星医药规划,手里的医院都将打造成部分专科较强的综合性医院,如就在今年5月底,佛山禅城医院已与南洋肿瘤医院携手合作,开展院士肿瘤中心项目合作。

“中俄商务对话”活动在莫斯科举办

在今年两会时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也委婉地对经济观察报记者称,我们看好这类医院。千年资本合伙人分析,或许快速冲上千亿值的会是这两个大玩家。在其他发达国家的医疗市场中,私立的市场几乎占主导地位,而中国恰恰相反。关于复星医药的布局可以形容其为时代的跟随者,也可以形容为产业趋势的引领者。

公司每年的新药研发费用占收入的5%左右,大量新药——即肿瘤靶向药物即将一个个闪亮登场。以复星现阶段的资本实力,或许如市场传言一口气吃下10家医院不成问题,但医院是一个特殊行业,要求的专业性较强,收购、管理架构理顺、薪酬制度、医务人员配备、科室重建、医院扩建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或许这时仅有资金还不够。在业内来看,这是一家具有高成长性的公司,未来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去年复星医药的药品研发和制造增长40%,其实过去几年增长都比较高速。

未来私立医院的发展肯定是多样的,会更多地出现全国连锁、集团式运作,这样无论是从设备还是人才培养方面都有所保证。一个事实是复星集团已经在国外收购保险公司。

“中俄商务对话”活动在莫斯科举办

此外,肿瘤的治疗用药都比较昂贵。陈启宇透露,复星医药已经设计出一套个性化诊断技术,会让患者用药更精准,减少浪费,减少用错药和剂量的不精准。

就现阶段医改深化进程来讲,政策鼓励各地在保证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的良性正常运转下,其余医院亏损难以负担时可实行改制。医疗器械业务复星医药将主要采取国际化的并购、投资、合作等模式,获取全新的高端技术然后拿到中国来。通过自研、自产、自销、终端服务,一个太极道的产业链融通故事将彻底形成。医疗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二三线城市中不管是公立还是民营医疗机构,肿瘤专科的好医院较为稀缺。产业链的血管已经搭建成型,剩下的就是血液的流淌连接全身。目前就医疗产业分析,中国的医疗行业都没有像其他的制造业、服务业进入全球市场,走出去的只是一些相对中低端的原料药。

在资本领域,讲的故事大致相同也略有不同。而北大医疗也已有保险体系的参与。

在患者降低费用的同时,节约了大部分成本,还形成了规模效应。而现阶段医疗市场的服务量的政策性改革,也给复星医药提供了巨大机会,政策的扶持、多点执业的开放都为发展中各个领域加注。

产业融通中另一个优势是采购,如血透,首先血透病人用药的大头E-PO复星医药自己已经有了,然后便是血透耗材领域,如果将来1家医院50台血透和10家医院每家医院100个血透联合采购成本就会大幅下降。研发业务主要是由4个平台组成,以单抗肿瘤药、高难度仿制药、小分子化合物等研发方向为主。

这背后便是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而现阶段的北大医疗正在公立医院并购上发力,当然器械、研发、国际化的并购也在加速。像复星这样资金充足、位列行业50强显然是一个大手笔的玩家,复星董事长郭广昌也在多个场合表达了玩家野心。其实发展好的民营医院们还有一个生存威胁,当一家民营医院发展够大,对当地周边公立医院产生影响时,它便会成为公立医院共同的敌人。

北京一家民营医院人士对经济观察报称,如果复星医药控股我,我也非常乐意。上下游的衔接医疗市场火了,眼下卡位的不仅有复星医药,北大医疗、中信医疗、华润医药等等都在卡位,只是更具资本实力能讲通产业链故事的或许只有北大医疗和复星医药,这两家只不过是一个姓公一个姓私而已。

以后我们肿瘤诊断也会嫁接到医院,因为肿瘤现在早期发现和伴随用药的个性化治疗诊断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在全世界都是一个热点。这一短缺的服务能力成为复星医药进攻的动力。

在未来医疗领域,肿瘤将是一个大市场,复星医药凡收购的综合性医院都将植入和强化肿瘤业务。虽然目前复星医药上市的药品里该类产品不多,但据记者了解,走在研发线上的包括创新的肿瘤药品,和单抗的生物仿制药却很多。

据复星医药的战略规划,未来在每个大城市收购的医院都将发展到千张床位。但如果想实现未来辐射珠三角50亿的医疗市场,在没有资金迅速扩张的时候,其未来依然存在较大变数。而通过自身体系内各类肿瘤患者的服务,复星医药同时也采集了大数据,为以后的肿瘤药物研发提供了可靠依据。以复星医药为例,卡位之后,想要讲述的是一个太极的故事,研发、制造、药品、器械、配送、医院提供服务的一个柔极无声却已悄悄形成规模效应的产业融通故事。

或许这才是资本们的一盘大棋。目前复星医药总市值446.37亿元,北大医疗市值近300亿。

复星医疗大手笔刚落幕,北大医疗年底便透出消息称,收购了贵阳两家公立医院,紧接着华润医疗托管了广东几家医院的药房……随着郭广昌的一次兴起直言我们要有国际化的眼光,可以收购10家、50家、500家,整个医疗资本市场沸腾了,复星在急速扩张,医院并购热潮开始了。据复星医药规划,到2015年底实现1万张床位,床位数背后必是医院数量的递增。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要把这样一个链条做起来,其实挑战非常艰巨。谁最先成为千亿级?或许大家都在拼。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